周平红:消化道早癌筛查刻不容缓

 

周平红

外科学博士,博导,主任医师,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民进上海市委医疗卫生委员会副主任

 

癌症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消化道癌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占到我国成人癌症发病和死亡25%以上,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防治重大疾病,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的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颁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了实施癌症“早诊早治推广行动、诊疗规范化行动”,以制定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扩大覆盖面及受益人群、健全筛查长效机制、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推进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肿瘤诊疗质量持续改进,努力降低癌症导致过早死亡率。

 

中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我国每年消化道癌症新发病例103.7万例、死亡病例66.6万例,接近占全球的一半。

 

消化道早期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消化道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点。

 

 

在我国目前阶段开展大规模消化道早癌筛查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

 

医疗资源的投入相对不足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们国家抗击癌症的目标、医疗支付、治疗技术、研究方向都是针对晚期肿瘤为主。

 

然而,尽管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把众多的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支付,但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不高。

 

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肿瘤患者的疾病分期过晚。其实,消化道癌症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以大大提升。

 

相比晚期消化道癌症,早期消化道癌症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更高,约为90%以上。

 

医疗政策的制定相对滞后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推广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学术机构也制定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等。

 

但这些技术方案、共识意见仅仅是学术推广,并不具有强制性。目前缺少消化道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作为人民健康“守门员”的基层医疗单位的积极性不足。

 

健康意识的理念相对落后

 

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因素与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最重要病因。吸烟、重度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肥胖等是结肠癌的相对高危因素。但广大民众对消化道癌症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严重不足。此外,广大民众对于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接受度不高,胃肠癌筛查知晓率和依从性低,血液/粪便筛查检测率低。

 

信息化的普及程度相对不高

 

我国在疾病预防、临床诊疗等方面产生的大量数据被保存在医院、疾控中心、基层医疗部门等一座座“孤岛”上。

 

特别是与早癌筛查相关的人口基础数据、各地区的肿瘤发病数据和背景信息不易获得,人工智能平台和数据库建设较为滞后。

 

 

鉴于上述挑战,为改善我国消化道肿瘤负担大国的面貌,亟需国家出台新政策,鼓励各级医院开展早癌筛查和防控工作:

 

制定政策法规,支撑消化道早癌筛查

 

中华文明千年前的古老智慧“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今日仍旧适用。现在国家亟需出台支撑政策,把消化道癌症防治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要从大医院的肿瘤诊断和治疗转化到社区筛查肿瘤上来。

 

例如,推荐粪便隐血试验为价廉、高效的结直肠早癌的首选预筛查方法。推广在全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特别是胃癌高发地区。

 

倾斜卫生资源,构建消化道早癌筛查和防治体系

 

国家应遴选1~2家在消化道癌症预防、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机构,推进消化道早癌防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负责区域内消化道早癌筛查和防治的统筹协调。

 

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好省级、地市级层面成立消化道早癌筛查/防治机构或中心。并推动消化道早癌筛查深入基层医院,让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能够得到及时筛查和早期发现,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进行健康科普,提升大众和患者树立筛查意识

 

各级医院、疾控中心等依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预防的治疗的健康科普,把消化道早癌的危险因素(消化道癌症家族史、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等)传播给更广大的群众,把粪便、血液、胃肠镜的筛查手段介绍给人民群众,从而让更多的人控制危险因素,知晓消化道早癌筛查手段。

 

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消化道早癌筛查

 

技术手段对建设消化道早癌筛查体系的作用不能被低估。利用大数据可以了解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重要性的相对排序及其变化,使得相关决策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大数据有助于掌握国民的健康状况和消化道早癌的发展变化及区域结构分布。掌握地区间、城乡间消化道早癌的不同分布则可针对当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因地施策,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放的一刀切政策。